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“优化了国土开发和国土保护模式,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……”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完善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。
几天前,举办了“2020年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论坛”和第二次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间重建与改善经验交流会议。《北京青年报》记者在会上获悉,北京市正式启动了2021年的“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改造试点项目”。据报道,到目前为止,“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改造示范项目”已纳入62个项目中的3批。如何更好地创建袖珍公园、街道和小巷、繁忙的街道、人们周围的微空间……在这些项目中,一切都将是真实的。
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对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,满足日常生活和公共传播活动的需要,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。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,有效增强人民的成就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北京近年来大力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质量改善。
2017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北京市示范项目启动了«»北京重建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间,并先后启动了两批试点项目为示范项目在县第六区和Tongzhou。2017年和2018年共纳入30个项目。项目类型主要有公园、街道、小巷、微空间等;2019年共纳入32个项目,项目类型主要为小微空间、城市沙龙/街道公园、活力街道/海滨空间、公交车站公共空间等。